本文所称作家,是指以纸媒为载体,得到各级作协认证,以写作为业的人。
方方在封城期间所写日记,引起较大轰动。有人说方方日记深度不够,没有反映封城后武汉人民的实际生活,有人说,方方日记不符合主旋律,有给武汉抹黑之嫌,更有甚者,要求司法机关介入,定她个煽颠罪,孰是孰非,莫衷一是。
尽管人们对方方日记争论较大,不过,作为曾经的湖北作协主席、中国著名的作家,方方的这一举动,说明中国作家面对时代巨变,也在悄悄进步,他们已经完成了沉沦到沉默再到发声的转变。
国民党在大陆败退之际,胡适决定远赴海外,他的小儿子胡思杜认为,留在国内更有作为,拒绝随行。后来,批胡适运动兴起,胡思杜开始撰文批判胡适,胡适得知后,仰天长叹:“没想到思杜欲保持沉默而不得”。
再后来,各种运动层出不穷,作家群体配合形势,创作了大量的应景之作,这是历史的伤疤,不能多写,点到为止。
改开后,不少作家写出好多反思文章,好景不长,经过整顿,作家群体重新进入书斋,写些无病呻吟之作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后,作家群体转变思路,怎样名利双收,怎样写。文章要想在纸媒上发表,需要严格审核,方向有错,文笔再好,也与读者无缘。
为了发表,他们紧跟形势,配合时事,进行创作。有感人事迹,运用如椽大笔,大力歌颂,没有典型事迹,创造典型事迹也要发表,借以获取名利。
进入新世纪,作家们发现新商机,就算发生灾难事故,也要发掘新材料,形成新作品,从而获得名利,最典型的就是汶川地震之后,各地涌现出许多诗文,最经典的当属某省作协副主席,写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“羡鬼诗”,令人作呕十日。
我们那地方也有多位作协会员,创作出大量歌颂地震的文章、诗作,并发表在本地报刊上,由于“羡鬼诗”太过耀眼,将他们的杂碎作品给掩盖了,好几位作者大叹晦气,发出“既生喻,何生亮”感慨。
那时网络已经兴起,“羡鬼诗”并未给作者带来如潮掌声,而是引来一片恶骂,这一骂,喊醒了不少人,作家群体开始反省,颂声一起,黄金万两的时代已经过去。
再后来,发生灾难事故,作家群体开始沉默,再没人敢火中取粟,个别不识时务者,颂声一起,立刻淹没在人们的骂声中。
19年底,武汉发生疫情,作家群体没有歌颂,保持沉默。不久,湖北作家方方挺身而出,以日记的形式,向外界传递封城后信息,一时洛阳纸贵,每篇日记阅读量以百万千万计,这是作家群体中,一个人以另一种姿态,第一次向人们传递相对真实的声音,这声音异常宝贵,如鸡鸣在黎明前叫响,声音虽然单薄,但震耳发聩,这是作家群体性进步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。
作家群体的进步离不开网络的倒逼。网络时代,人人都是写手,人人都是自媒体,网络作者的勇敢,促进了文艺创作的繁荣,那些靠编审才能发表的作品,与读者渐行渐远。
也是,你的眼里只有编审没有读者,读者眼里也就没有你,要想让作品拥有更多读者,就得倾听读者心声。网络作者与读者的良性互动,开扩了人们视野,敲醒了沉睡的心灵。一个作家,如果背离真实,背离人性就会被人们抛弃,这是网络作者给作家群体最大的启示。